剝皮寮藝條通

下午來到龍山寺附近最近剛開放的"剝皮寮"
這裡展出很多藝術作品,都可以拍照參觀,不少攝影玩家也都來這取材。

剝皮寮藝條通

周六下午擠滿人潮,因為有藝術表演可以觀賞

位在台北市康定路上的剝皮寮老街,經過6年整建,日前重新開放。為了讓民眾體驗百年老街的新風貌,文化局舉辦為期2個月的「剝皮寮藝條通—古街文化節」,為剝皮寮的歷史空間再注入新的生命力。

擁有百年歷史的「剝皮寮」,在清代是木材集散地,從福州運來的木材都在這裡進行剝皮加工,也保留完整的清代街區。不僅擁有閩南騎樓的建築特色,也保留日治時期西洋柱頭裝飾風格,電影「戀戀風塵」、「艋舺」都曾到這裡取景。

為了讓剝皮寮成為北市「新舊融合」的代名詞,文化局以剝皮寮歷史街區為起點,將艋舺地區都納入民眾逛遊的場所,舉辦「剝皮寮藝條通—古街文化節」,除「混搭—當代藝術展」外,還有藝術表演、影像主題活動以及歌仔戲匯演。

另外還有8隻「2009台北奔牛節」的特色牛,散落在艋舺各地,經過的民眾,看了一定會發出會心一笑。

9月12日起,每周六下午4時在入口廣場或演藝廳,將舉辦「寮一夏」音樂、藝術表演,包括歌手張懸、黃建為、下坑閒樂、爵代舞蹈劇場等,都將參與演出。

剝皮寮藝條通
剝皮寮藝條通

活動詳情可上http://www.bopiarts.tw/查詢。此外,為記錄剝皮寮的原始面貌及修復後的風貌,文化局也製作「走過亭仔腳,回首剝皮寮」紀錄片,有興趣可上文化局網站http://www.culture.gov.tw/「台北文化影城」點閱。

關於作者 多力哥
剝皮寮藝條通
影像創作攝影師/網頁動畫設計師/系統網路工程師/水草研究生
景文科大畢業後,我成為一名網站動畫設計師,並副修MIS電腦資訊管理。2004年,我開始接觸單眼相機,並在2008年正式成為一名接案攝影師,目前使用Canon系統進行拍攝。2016年,我愛上了美麗的水草缸,這讓我的生活多了另一層次的放鬆。每天在電腦前修圖時,能欣賞紅吱吱、綠油油的水草,彷彿多了一份平靜與愉悅。攝影與水草讓我的生活充滿了藝術與自然的交融。
連絡信箱:hello@hahasmile.com (歡迎合作提案)
DORIGO IMAGE 攝影工作室:https://dorigo-image.com
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,可以用行動贊助我一杯咖啡☕,支持我持續創作,也讓這個網站可以繼續營運下去喔!

若您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按讚分享喔!
0 回復

發表評論

想要留言嗎?
歡迎歡迎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